為什麼供應鏈該在2020導入數位轉型?五大原因一次看

美商訊能集思智能科技
4 min readJun 10, 2020

--

還記得從前的台北超商貨架上,總是擺滿了各種口味的御飯糰,怎麼賣也賣不完,而每天到了中午時段經過超商,你就眼睜睜的看著超商店員把一整大籃的食品下架,造成極大的浪費。有的時候,每個口味的飯糰在貨架上卻又寥寥無幾,客人需要多跑幾家店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口味,造成店家個別營業的損失。

上述平凡的日常,背後涉及的是博大精深的供應鏈管理,也是業界所指之「長鞭效應」,亦即在傳統供應鏈裡,越接近供應商,越難判斷終端消費者的需求,使得庫存量難以預測。

供應鏈困境怎麼解?關於「數位轉型」

對於這樣一項棘手的挑戰,「數位轉型」可以是個解方。「數位轉型」是為一種透過大數據或人工智慧等將數位科技整合應用到各個營運功能的企業數位化過程,藉由導入資訊科技改變企業流程以創新產品服務及商業模式。根據Deloitte《數位供應網絡的崛起》報告中提到「數位供應網絡能以新科技串連所有供應鏈環節,進而最小化線性供應鏈固有的時間延遲、風險及資源浪費。」

而對企業而言,為何這項趨勢的導入在2020顯得刻不容緩呢?

  • 消費者行為模式是動態的

對於一間連鎖超商供應鏈規劃的管理者來說,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透過與大學教授合作開發傳統的統計與運籌學(Operations Research)模型來計算、推測最佳補貨數量,但這樣的一個模型將隨著消費者行為模式、環境、商品與時間等變數慢慢變得不適用。

  • 傳統統計模型過程欠缺效率

以美國Amazon為例,要去優化管理其庫存超過上10億的商品和複雜的供應網路,是難以透過傳統統計模型去模擬,因為每一條規則與參數需要透過人工建立在模型中,成為難以跳過的門檻。

  • AI世代大趨勢

近年,隨著數位轉型的浪潮推升,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的智慧型企業,並在商業流程中整合客戶以及商業夥伴,以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提升效率,便是企業努力的方向。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花費在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DX)的相關科技與服務支出,在2017年至2022年的年複合成長率來到16.7%的高增速,2022年的金額更達到1.97兆美元。數位轉型花費如此高度成長,反映了產業對於數位轉型的高度需求。

  • 新冠疫情的出現更顯供應鏈數位轉型急迫性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造成供應鏈停擺,打亂企業布局,卻也讓企業驚覺必須加快數位轉型腳步。疫情何時會過去,目前尚未有明確解答,然而唯有「超前部署」,才能讓企業損害降到最低。

  • 搶先取得競爭優勢

即便數位轉型是時代大趨勢,在2020年的今天,國內卻仍僅少數企業實施數位轉型。其餘多數企業尚未利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為他們帶來的競爭優勢,導致無法在大趨勢下跟進全球化的供應鏈轉型。然而,若是等到相關技術與應用在產業上成熟的階段才開始行動,那企業的競爭優勢已經被對手搶先了一步。因此,要建立企業的競爭優勢,就得具備投入科技改革與創新的決心,布局有效的AI導入策略,學習產業的經驗,方能成功促進整體智能化轉型。

如何跟上趨勢,實現數位轉型?

企業實現供應鏈數位轉型的關鍵,通常需透過簡單與智能服務(self-service)的方式,利用這樣的技術可以協助企業與AI分析工具更容易對接,反之,若操作方式過於複雜,則失去導入新科技的意義。以供應鏈規劃流程來說,主要AI與機器學習的應用會聚焦在三個環節: 需求預測、物料規劃與生產排程。以三個環節為中心,AI的分析能夠幫助客戶更了解市場的變動、產品的生命週期與需求規律、降低庫存缺貨或成本過高的風險,以及提升整體工廠產能效率。

作者介紹

Kevin Chang,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RPI)供應鏈管理碩士。曾擔任美國知名新創運輸公司Hyperloop One商業策略分析師,現於Synergies擔任解決方案顧問,協助企業透過AI軟體導入專案實現數位轉型。

LinkedIn
Facebook
官方網站

--

--

美商訊能集思智能科技
美商訊能集思智能科技

Written by 美商訊能集思智能科技

創立於美國波士頓,核心AI技術源于麻省理工學院。全球首創JarviX自然語言智慧企業決策平台,透過AI增強分析技術,降低大數據分析門檻,讓任何人都能使用數據分析做決策依據,大幅提升企業決策品質和速度,加速數位轉型。2019年受到Gartner評選為亞洲四大最酷AI供應商之一,並多次獲得國際認證。

No responses yet